社群
一直都很不喜歡碰社群,以前的社群都是分享心情與有趣的事情,但現在的社群更像是製造焦慮、廣告宣傳的地方,雖然會不會被影響,完全取決於自己,但是看久了,多少還是會被「侵蝕」。
這份不舒服的感覺,會影響我的狀態。
好吧,至少我有發現。
每隔一段時間就覺得不應該碰社群,但是為了宣傳和了解趨勢,還是得碰一下。
上週用 notion 來安排社群貼文,打算集中在月初安排好所有貼文,接下來時間到只要乖乖發文就好了。
不過社群還是有用的,他的缺點也是優點,針對不同的受眾而感受不同。
像是宣傳的部份就很不錯啦~至少官網大部份付費讀者是從我的 Threads 過來,少部份是我的方格子付費讀者,看見我分享方格子或其他平台的抽成費用,知道來官網可以讓我賺更多而來,真心感謝所有讀者的支持。
被動收入
最早有在 Medium 寫設計文章,但自從 Medium 改變政策和分配收益計算之後,整個熱潮逐漸淡掉,Medium 原本的華人用戶本就很少,曝光也很低,最後只剩下港、澳用戶比較團結,最後大批人出走,各自架站或改用 Patreon 平台繼續營運。
我原本就不認為自己可以在 Medium 獲得收益,所以早早改成免費文章,架設自己的設計網站,把所有文章同步發在設計網站,並在 Medium 設定 Canonical Link,即使我停更很久了,直到現在還有流量湧入。
不過那些流量無法為我帶來什麼,因為我現在暫時不接設計案了,但也沒打算收掉設計網站,每一年還是在付那個貴鬆鬆的網域費。
後來嘗試在 Canva 上架素材,最早一年是 10 美金附近,接著才變成每月有 5 美金附近,雖然很少,但上架後就不用管它。
大概是去年開始,我改變了素材的類型,才變成每月有 10 美金。
每個月有 300 多台幣也不錯,不用顧也沒有宣傳。
最初我是看到店小二日記的每月網賺被動紀錄,因為店小二實在是太厲害了,讓我受到鼓舞,所以才嘗試看看,不過近年來看到店小二的收入驟減,尤其是近期更明顯,我想可能跟 AI 有關,因為生圖變得方便太多,所以圖庫的需求也相應減少。
而我的素材類型是真的很「素材」,類似筆刷、筆觸,或是一些可以用來墊的材質。
在 AI 還沒盛行時,用戶偏向現成且可編輯的圖庫,請設計師或自行修改甚至直接使用。
但是有 AI 生圖之後,用戶會想要一些更小的元素來裝飾,整個製作的需求完全改變了。
分心
我是個很容易陷入專注模式的人,但這種專注常常會忽略自己的生、心理狀態。
這陣子有些倦怠和耗弱,一直作夢,於是我主動「分心」。
由於主要更新的故事存量還夠,所以這陣子做點不同的事情,例如:整理、打掃、檢視等等。
下午也預約剪髮,頭髮已經很長了,也許稍微修過和調整重心,人會輕盈一點吧?
每當我感到自己很廢或是都沒產能的時候,我就會看看自己的發佈時程,或是感謝擁有的一切,並告訴自己,已經很棒了~現在請允許自己好好休息。
對「罪人的慾望贖罪錄」的讀者感到不好意思,雖然之前有特別強調「不定期發佈」但跟主要更新的故事時間還是落差很大、很大!
可是我還是要優先選擇自己啦,希望那邊的讀者可以理解。
是說……
好評推薦募集第一波!活動的參與人數好少,好難過呀!拜託各位來參加啦~
暫時不打算弄電子報,所以把這裡當作電子報和近況來寫。